一直使用 Vimwiki 作为个人博客系统,今天非常荣幸收到加入
Vim 中文星 的邀请,需要我的提供 RSS/Atom 输出。
但是 Vimwiki 本质上是一个 wiki 系统,通常来说都是(个人推荐)作为平板结构
来放置信息,较少(但也支持)基于目录,尤其是基于日期时间格式的目录结构来存储
词条(或者说日志),所以要支持基于时间的 RSS/Atom 就有一定的困难,而且貌似
需求本身也不怎么合理,不过 github 的提交记录里是有 RSS 输出的,虽然作为博客
订阅的意义几近于无。
Read more...
探讨个问题哈,我现在再做一个 HTML 校验工具,先将 HMTL 源码解析成 DOM 树,
其间可能遇到语法错误,为了发现更多的错误,会跳到下一个分界点继续解析;
然后将解析得到的 DOM 树返回给 lint 工具继续进行进一步的语法、语义解析。
其过程是:
Read more...
去年 [[vim73-tee|【已结束】团购庆祝 Vim 7.3 正式发布的 Tee]] 真是热闹的说,今年刚入夏,
就有 Vim 爱好者提出团购 Tee 的事了,我本来没准备印 Vim 的 Tee 的,倒是刚印了
2 件“连接被重置”和“连接超时”的 Tee。
偶然又看到这副 Emacs 警追杀 Vim 匪
Read more...
众所周知,IE 的 HTMLElement 对象不支持 hasAttribute 方法,于是有了如下实现:
它针对不支持 hasAttribute 方法的浏览器,检查 getAttribute 得到的是否等于 null,
如果是 null 则表明这个 HTMLElement 不存在指定的 Attribute。很聪明的一个方法。
1function hasAttr(elem, attr){
2 if(elem.hasAttribute){
3 return elem.hasAttribute(attr);
4 }
5 return null!=elem.getAttribute(attr);
6}
Read more...
使用原始数据(非副本)和索引访问(非shift()),在IE中性能大幅度提高,
其他浏览器对 concat(),尤其是 shift() 方法进行了优化,性能差别不大。
分时算法对于需要及时更新 UI 的情况非常有效,但是实际上分时算法性能非常不好
(当然分时算法追求的不是这个),不适合作为巨量数据的实时处理。
Read more...